86-21-54190656

MMOG V6解读之45 -供应商接口SOP,字少事大

发布日期:2024-12-18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天睿咨询-颜家平

MMOGV6中的2.2.1.5 F2有针对供应链管理(SCM)流程中供应商及其伙伴接口的程序文件和/或作业指导书(例如:绩效评估、物料接收、库存控制和需求计算)。本条款与第五版相比,权重从F1提升到了F2。说明重要性与前面几条相提并论了。

供应链管理的SOP除了客户接口和内部运营外,供应链伙伴的接口也自然少不了SOP的标准和指导。同样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根据供应链这个阶段的管理特点进行编制。其主要文件有以下三个:

图片

一、供应链伙伴的绩效评估文件。绩效评估是供应商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反映供应商的交付成绩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和依据。供应链伙伴的绩效要包括交付及时率、交付准确率、交付物品完好率、信息及时准确率(主要是指对MRP计划的反馈和ASN的及时准确)、包装和标签的符合率和完好率、信息反馈及时和服务态度优良等方面。把绩效罗列出来后,要编制计算的公式,考核的方法和奖惩的规定。在听取其他部门和供应商的意见后,通过规定的文件批准流程,形成正式的文件。不能忽略的是,该文件必须发给供应商,并要求该企业的高层领导进行签收。

在这个文件中,服务态度优良是一个弹性指标。其衡量标准可以是明确的,如客户计划变化后的反应,或者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等。也根据对口的供应链采购员的感觉或者供应链部门某位负责人的感受来衡量。如果供应商无意中“得罪”了相关人员,那这一条的得分很有可能是不高的。现在一些企业的供应链部门把这一条用在应急事故的处理上。供应商的表现如何,是打分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二、物料接收的文件。物料的接收是供应链实物流的第一个节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个环节往往被一些企业所轻视。在他们那里,接收节点按供应商的强弱分别对待。强势的供应商到收货区就算接收,弱势的供应商要到产品下线才算接收,还有入库接收的,入账接收的,五花八门。标准不统一,就没有类似的文件。重视的企业对物料接收,会在《物流协议》进行统一规定,如交付的时间、地点、入库的方式,单据的交换、质量的检验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细化,形成物料接收的文件。

物料接收还体现一个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否精益化的主要体现。供应商按《物流协议》要求的规范送货,企业则根据SOP来接收,其中的物料转换、流动、放置都体现了是否符合精益物流的要求。是否符合要求,你到他们的后门一看便可知晓。因此,对物料接收的作业指导书特别重要,这涉及企业形象。SOP的编写者一定要熟悉精益物流、熟悉现场,方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指导书。不过,这样的人才在供应链部门不多见。指导书的编写往往是由仓库负责人完成,造成文件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图片

三、 需求预测与库存控制文件。企业要规定,采用什么形式和周期向供应商发布需求预测信息。一般是通过EDI系统进行,也有采用邮件形式的,以周或者月进行滚动发布。这样做是为了让供应商可以根据预测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资源的准备。滚动发布是对需求信息预测的及时更新,以便供应商有时间对更新的预测作出相应的反应。为了确保企业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不发生短缺的情况,一般会通过文件规定来要求供应商伙伴储备一定量的库存。库存数量的多少,要依据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供应商能够交付的周期而定。对多余且被淘汰的库存,要在文件明确处理规则。这是处理好供应链伙伴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与供应链伙伴接口中,作业指导书往往比流程更重要。特别是在物料接收的环节中,如何清点数量,如何判断外包装和标签的质量,如何卸货,可循环包装如何返回等等,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指导。在与供应商有关的作业指导书编制过程中,供应商作为一方主体,企业需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流程文件仅仅描述了过程,难以指导实际的操作,但它们是作业指导书来源和依据。

供应链伙伴接口的文件不是很多,因为它关系到物流的后续操作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关系到库存的管理和控制,关系到与供应链伙伴的关系。企业一定要给予应有的重视,要请专业人士进行编写并加以培训。方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注我们 顾问热线 电子邮箱 TOP